初唐:開局告訴李二我是穿越者

擺爛11

歷史軍事

大唐,貞觀元年。
東宮,麗正殿。
雖然已經登基成為陛下,然而,由於李淵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六百九十七章 定都?

初唐:開局告訴李二我是穿越者 by 擺爛11

2024-6-23 09:53

  十年後。
  “阿耶,那豈不是說……這堯舜禹的禪讓,極有可能是假的?”
  壹個年紀十壹歲,半大不大的男孩,坐在李重的懷裏,問李重道。
  李重也是回道:“那就要看,妳是信孔子的話,還是相信人性了。”
  “人性真的有那麽壞?”
  李重:“人性,也不乏有好的。就好像,有的人看到別人落水了,確實會奮不顧身去救。甚至……是不惜自身的性命。”
  “那會不會也存在,這禪讓是真的可能?”
  李重:“那妳願意把妳的太子之位,讓給妳其他的兄弟姐妹麽?”
  “這……”
  李重:“實話實說就好。”
  “兒臣不願意。”
  李重:“不願意,也不是什麽需要自卑的事。要是換作妳我阿耶,妳阿耶我大概也不願意。”
  “真的?”
  李重:“這當然是真的!阿耶跟妳說這個,其實是想讓妳明白,人性,是很復雜的壹種東西,有壞的,也不乏好的。而我們要做的是什麽?是通過洞悉人性,然後,更好地幫助我們,去生活,去過日子,乃至於是治國。”
  “兒臣明白。”
  李重:“那垣兒妳將來想要把大唐治成壹個什麽樣?”
  “兒臣想要讓家家戶戶,都能夠吃得上飽飯。”
  李重:“妳這說的,好像妳父皇我,就沒給大唐百姓吃飽似的。”
  “兒臣是想說,即便是住在山溝溝裏的大唐百姓,也能夠吃得上飽飯。”
  李重:“這是壹件很難很難的事,畢竟……就像是禪讓壹樣,很少有人願意放棄在大城市的繁榮富貴,然後去治理山溝溝,願意帶著山溝溝的百姓壹起過上好日子。”
  “那阿耶妳說,該怎麽辦?”
  李重:“妳先說說妳的想法。”
  “可以給去那裏治理的官員,給他們更多的月俸。”
  李重:“那具體給多多少?”
  “這個……”
  李重:“妳要明白,很多人他可能當官,要的不僅僅只是月俸。更多的,是想要像是權力,想要接近陛下。那妳又該如何?”
  “那……我們可以讓壹些願意去的人去。”
  李重:“即便是能找到壹些願意去的人,妳也給他們給足了充足的待遇,那……難道,國家的稅收,就是讓妳這麽隨意地浪費的?”
  “什麽意思?”
  李重:“意思就是,當妳要去給山溝溝裏的人,帶去溫飽的時候,妳不能不考慮山溝溝的人是否、又或者是能不能給大唐帶來好處。”
  “萬壹那是壹個無底洞怎麽辦?難道……妳就要這樣壹直往裏頭砸錢麽?”
  “那……該怎麽辦?”
  李重:“那妳就要自己算壹筆經濟賬。或者……是要算自己能不能承受得來,能承受幾天。”
  ……
  對於太子李垣,雖說如今年紀才不過堪堪十壹歲。
  但是……大唐群臣,卻莫不對這位只有十壹歲的太子,常常是交口稱贊。
  說他宅心仁厚,說他將來絕對會是壹位明君。
  只能說……
  他們都誇獎錯對象了,他們真正應該誇獎的,反倒是李重這個陛下。
  因為如果沒有李重這個陛下日復壹日,年復壹年地給他灌輸各種治國的思想,李垣根本就不會成為他們口中的那樣的人。
  這壹年。
  李重也是不知不覺就到了三十歲。
  十年間。
  大唐改變的東西不少。
  比如說……
  煤油燈,此時已經進入了千家萬戶。
  又比如說……
  汽車這種東西,除了載貨的貨車,像是長途汽車,也都被慢慢地發展了起來。
  畢竟是幾乎傾全國之力。
  這汽車的數量,從十年前只有三位數,現如今……
  即便是內陸,也就是洛陽這樣的城市,都能夠見到汽車的身影。
  講道理!
  此時的東邊以及東南沿海的繁華,就算是這住在洛陽的李重,都不由得有點羨慕。
 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。
  石油直接就是運到沿海的港口,然後就在當地進行加工。
  而要把加工後的成品,再運到洛陽來,就又得再增加不少的運輸成本。
  因此……
  或許在沿海很便宜的汽油,到了洛陽,這價格就至少得再翻壹翻。
  這也導致了,最近十年間,這經濟發展,也是極度地‘不平衡’。
  以往……
  壹般都是國都的經濟要強於其他的地方。
  即便是傳說中的揚壹益二,那也是唐朝中後期,洛陽被打殘了以後的事。
  但現在呢!
  就不是那麽說了。
  可能沿海的百姓已經用上了好幾年的煤油燈,然後,洛陽的百姓幾年以後,才開始接觸到。
  以至於……
  竟然都有人向李重提議,他們要不要遷都?
  當然!
  遷都是不可能遷都的。
  遷到了沿海,那壹打起仗來,不就首當其沖了?
  不過……
  這日益出現的差距,確實是讓不少的人心急如焚。
  畢竟……
  誰不想過上更好、更方便的日子。
  按照和珅和大人的說法,官字兩個口,妳得先餵飽了上面那個口,然後,才能去餵飽下面的那個口。
  為此!
  遷都是不可能遷都的。
  李重……
  也只能是不顧經濟規律,通過政策,把從大食運回來的石油,規定,必須要有至少壹半,要用在洛陽。
  這就有點像是怎麽說呢。
  像是明清時期。
  明清時期,這都城不都是在北京麽?
  然後……
  為了供養北京,這江南的糧食什麽的,往北京運,那這大部分的糧食,也就被消耗在了陸地上。
  當然!
  也不是說,李重就真的壹點都沒有考慮過遷都。
  甚至……
  還有幾個備選項。
  第壹,自然是北京。
  第二,南京。
  第三,濟南。
  這三個地方,幾乎就是代表了北邊,南邊,以及中間。
  北京,說實話!
  如果遼東在他們的手上,那倒是可以考慮,即便北京以後會有沙塵暴。
  南京,據說定都南京的皇朝,都是比較地短命。
  濟南,倒是近海,問題是,無險可守。
  春秋戰國的時候,短短幾個月,就被人輕輕松松地連破了幾十座城,這就是在山東濟南這壹塊地定都不好的地方。
  不過……
  相比起北京跟南京。
  李重反倒是覺得,在不考慮國防安全的前提下,定都濟南說不定反倒是最好的。
  並且……
  那裏也確實很是適合住人。
  未來……
  大唐註定是要往海權國家去發展的。
  往大陸發展,才能賺幾個錢。
  身為壹個海權國家,國都卻是在洛陽……
  這……
  大概,繼續保持洛陽為首都最大的好處,就是百萬漕工所系吧。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