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3章 第壹批歐羅巴人(下)
日月永在 by 煌煌華夏
2021-4-18 21:44
大明政局的發展基本是在朱允炆的預想之內,隨著李子容的落馬、楊士奇的黜落,宗勛集團仿佛看到了向文官集團報復的大好機會。
而新任的稅部尚書沒有如郁新所希望看到的那般,由他的浙黨選材充任,因為在走流程的過程中,朱高熾這個吏部尚書將淮鹽轉運使錢旭推了出來,而都察院左都禦史景清也沒有表態反對。
郁新惡心的像是吃了蒼蠅壹般。
他這個時候才發現,這兩人壹個吏部尚書、壹個都察院的左都禦史,既負責摘帽子、也負責給帽子的人事官員全跟內閣或者準確來說跟他這個‘暫代內閣首輔’壓根穿的不是同壹條褲子。
吏部和都察院都沒有問題,內閣不可能押著這個提名不吭,他郁新也不敢這麽做。
內閣裏畢竟還有解縉這麽壹個江西黨呢。
於是這個提名到了朱允炆的禦前之後,連壹分鐘的耽擱都沒有,批紅之後的奏本便回轉了文華殿。
錢旭,這位淮鹽轉運使的上壹份工作是戶部北平清吏司的郎官!
朱老四家的鐵桿家臣。
他接李子容的班,那就意味著吹響了總攻的集結號。
不過眼下的朱允炆已經沒有閑心去盯著外廷那堆糟爛事了,稅部查賬也不是壹天兩天能忙完的工作,他現在忙著接待‘外賓’呢。
自泉州而來的那壹眾歐羅巴人抵達南京了。
南京皇宮給了這群沒見過世面的土包子以絕對的震撼和沖擊力,他們這輩子所能看到的最大的歐洲城堡、王宮,可能連三大殿任壹壹殿都比不上,更遑論整個占地足足超過壹平方公裏的明皇宮了。
“這就是中國皇帝居住的地方?”
幾百號人魚貫著由午門進入,跟在帶路太監的身後,而後他們就震驚到無以言表的地步。
因為中國的皇帝實在是太年輕了。
在他們的想象中,能夠掌控壹個如此巨大的帝國,那麽這個領導者應該是壹個不怒自威的老人,起碼,也應該像他們歐洲的凱撒大帝那般,穿著盔甲,周身散發著充滿侵略性的野性。
而不是眼前這麽壹個細皮嫩肉,頷下留著打理整齊的短須的青年。
如此壹個壹眼看過去就讓人覺得稚嫩的年輕人,是如何能夠壓得住他的帝國?
奉天殿很大,大到足以容納這兩三百號人而絲毫不嫌擁擠,也因為這些人的進入而顯得亂哄哄成了壹片。
他們哪裏懂得東方的禮法,懂得什麽叫尋找自己的位置站隊列。
雖然他們很安靜,迫於周圍環境的壓迫,迫於身邊不遠處那些個熟悉的帶刀錦衣衛的恫嚇沒有敢多說話,但因為站的亂,這便讓坐在高位的朱允炆壹眼俯瞰而下,自然覺得極不美觀。
朱允炆還沒有開口,大殿內隨他們壹道而來的翻譯官已經用各種語言示意他們跪下。
“是雙膝,不是單膝。”
翻譯向他們大聲呵斥著:“不允許擡頭,否則視為失禮,要砍頭的。”
東方人太野蠻了。
壹句砍頭把這些人嚇得夠嗆,都紛紛匍匐在地,然後像鴕鳥那般將腦袋深深藏在胸口,生怕壹不小心就跟身體分了家。
就這麽壹群玩意裏面,能有自己想要的人才嗎?
朱允炆的眉頭皺緊,但他還是開口道:“妳們中,哪些是商人、哪些從事過機械、火藥之類的研發工作;又有哪些出過海,天南海北的都去過,朕剛才提及的,可以站起來了。”
鄭和壹手教出來的翻譯兵將朱允炆的話壹字不落的翻譯出來,而後便有壹二十號人哆裏哆嗦的從地上爬起來,但腦袋還繼續緊貼胸口,不敢擡起。
“剩下的,都說說自己做過什麽。”
壹陣七嘴八舌的亂哄勁過去,但大致上都是壹群東歐的農夫,少部分當過貴族的領地仆從軍,還有零星幾個搞過跟藝術沾邊的工作,唔,幫貴婦畫個全裸的素描。
“將這些農夫、仆從軍全部帶走,送到龍江船廠發光發熱去吧。”
朱允炆這可沒有善待外國人條例,如果不是鄭和將他們從阿拉伯帶回來,現在的他們還在做奴隸呢,左右既然都是當勞奴,大明可比阿拉伯的環境好多了。
兩三百號人,就因為朱允炆隨口壹道命令,能夠繼續留在這奉天殿裏的,便只剩下不足三十人,起碼看起來舒服多了。
“妳們這些剩下的都是家庭條件比較好的,有商人、有匠人也有畫家。”
朱允炆這邊說,禦階下的翻譯就進行實時翻譯,倒也不算麻煩。
“朕把妳們留下來,就是因為妳們或多或少肚子裏都有點知識儲備,所以朕將會給妳們壹個非常好的、改變人生的機會,只要妳們接下來的回答,能夠讓朕滿意。”
手搭在大案上,朱允炆提出了幾個他眼下迫切想要知道的知識點。
“將妳們眼下所知道的,所有有關於哲學、神學和自然科學的知識全部抄錄下來。
商人將妳們平生所有通商過的地方的見聞和特點寫下來。
而匠戶,妳們生產過哪些東西,如何生產的,全部寫下來。
至於畫家,妳們算是搞文藝的,平素裏估計沒少看教廷禁止的書籍,也都寫下來,給朕好好的記下來,妳們平生都看過哪些東西。”
朱允炆沒閑心跟這群玩意來壹次友好會談,亦或者聊聊人類命運共同體之類的廢話。
他現在就想知道歐羅巴的底蘊到了哪壹步,算算時間,還有幾十年文藝復興就要在歐洲達到巔峰了,那麽逆向推理,很多的基礎知識和思想狂想,這個時候的歐洲應該已經種下了種子。
就好比那壹場席卷歐洲的黑死病,教廷將罪責誣陷到‘女巫’和猶太人的腦袋上,於是歐洲進行了大規模獵殺女巫和屠殺猶太人運動,但歐洲人又不是傻子,當他們發現即使殺掉這兩種人之後,黑死病壹樣沒有得到遏制的時候,他們就不再相信上帝了。
思想的禁錮就這麽巧合的被打破。
神學讓步,科學擡頭。
“把他們帶出皇宮,找個大的宅子安頓下來,好吃好喝的招待著,讓他們把所有的東西都寫完,而後編譯出來拿給朕看。”
看壹眼便打發掉,這個過程中朱允炆甚至沒有跟這群歐洲人有過壹句直接對話,因為完全沒有必要。
他什麽身份?
朱允炆只想拿到自己想要拿到的東西,如果拿不到,這群玩意的利用價值等同為零。
大明不養閑人。
更不會養壹群洋大爺。
沒有利用價值的蠻夷,唯壹能夠繼續活下去的理由,便只剩下挖礦修路了。